世界週刊2025年6月15日李亞倫律師移民信箱: 1. 不能在美國將移民簽證身份更改為非移民簽證身份 2. 非法居留者 將面臨 10 年的禁止入境處罰

刊登於2025年6月15日的世界週刊移民信箱上(剪報)

1. 不能在美國將移民簽證身份更改為非移民簽證身份

一讀者問:
我的案情有點複雜。 我的投資移民EB-5案已提交I-485,需要補充資料,批下來大概率沒什麼問題,但是EB-5投資專案已經申請破產,之後取消有條件臨時綠卡的I-829移民表格申請大概會有問題。所以,我想轉成走國家利益豁免NIW。如果現在拿到有條件臨時綠卡,是否可以在轉I-829之前自己申請放棄,然後繼續NIW的申請?聽說從移民身分轉成非移民身分很困難。我的有條件臨時綠卡到期是否需要立刻出境,然後境外申請其他非移民身分?如H-1B?公司的移民律師說,公司不會收回我的案件,叫我等拿綠卡?拿綠卡前可以沒有薪資單(payroll)嗎?

李亞倫律師答:
擁有有條件居民身分可以讓您合法留在美國,但如果您不提交 I-829,有條件身分將會過期,而且如果您的情況沒有任何變化,您似乎沒有留在美國的理由。據我們了解,您不能在美國將移民簽證身份更改為非移民簽證身份,並且您必須離開美國才能獲得非移民簽證身份。關於你的另一個問題,即在獲得綠卡之前是否真的可以沒有工資單,我認為你指的是有條件綠卡——在這種情況下,這是完全是可能的,特別是在 EB-5 背景下,並且考慮到你必須有工作許可才能在美國工作。

2. 非法居留者 將面臨 10 年的禁止入境處罰

一讀者問:
我的I-140通過了,H-1B身分早已過期。我從F-1轉H-1B後還沒回國過,想知道若是現在回國辦簽證,會不會風險很大?

李亞倫律師回答:
如果您的I-140申請獲得批准,但您的H-1B身分早已過期,那麼一個主要問題是您是否在美國保持合法身分。如果沒有,一旦離開美國,您將因非法居留而面臨 10 年的禁止入境處罰。假設您在其他非移民類別下保持合法身份,而 I-140 贊助公司也是贊助 H-1B 的公司,那麼您可能會面臨有關您是否有意在該公司擔任職位的問題。假設該公司願意繼續並繼續贊助您的移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您能夠說服領事官員該公司仍然需要您的服務,風險就會降低。

世界週刊2025年6月8日李亞倫律師移民信箱: 1. 博主擁百萬粉 不符EB-1條件 2. 交PERM前180天內 要完成招募 3. 排期到了卻被解僱  綠卡喊停 4. 以H-1B重新入境  有利於轉H-4

刊登於2025年6月8日的世界週刊移民信箱上(剪報)

1. 博主擁百萬粉 不符EB-1條件

讀者問:
我還在上班,只是空閒時間玩臉書和油管幾個月,已經10萬粉絲。如果正經做,100萬粉絲應該是時間問題。如果我是百萬粉絲健身部落客,我可以申請EB-1嗎?

李亞倫律師回答:
我相信即使你的粉絲達到100萬,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也很難批准這樣的申請。以下是 EB-1A 的考慮要求,申請人必須滿足其中三個條件,才能最終確定該個人是否是全國或全球最佳人才之一 :

  1. 國家或國際獎項:獲得國家或國際認可獎項或領域卓越獎項的證明。
  2. 專門協會會員資格:提供該領域協會的會員資格證明,該領域協會需要經公認的國家或國際專家評審的傑出成就。
  3. 關於您的已出版資料:在專業或主要行業出版物或其他主要媒體上發表的關於您的資料的證據。
  4. 裁判他人的作品:有證據表明您曾被要求裁判他人的作品,無論是單獨裁判還是作為小組裁判。
  5. 具有重大意義的原創貢獻:證明您對該領域在科學、學術、藝術、體育或商業方面做出的具有重大意義的原創貢獻。
  6. 學術文章作者:專業或主要行業出版物或其他主要媒體上發表學術文章的作者證明。
  7. 藝術作品展示:證明您的作品曾在藝術展覽或展示會中展出。
  8. 領導或關鍵角色:在傑出組織中發揮領導或關鍵角色的證據。
  9. 高薪或報酬:有證據表明您在該領域比其他人獲得了高薪或其他相當高的報酬。
  10. 表演藝術的商業成功:表演藝術的商業成功證據,如票房收入或銷售。

EB-1A 類別的另一個方面是,您必須證明在一段時間內取得的持續成就,因此,即使您能夠滿足三類證明,您也必須證明在該領域多年來取得的持續成就。

2. 交PERM前180天內 要完成招募

讀者問:
我申請了EB-2。辦理期間,PWD (Prevailing Wage Determination) 是今年3月獲批,5月開始打廣告,目前還沒提交 PERM。我記得有180天要求,9月初就趕緊催促他們。他們告訴我沒關係,deadline是11月8日。我想既然律師說了,應該錯不了,結果今天突然被告知,由於雇主沒有按照律師要求在紙質媒介上打廣告,只進行了online posting,現在上報紙也來不及了。至今,他們所有努力全部作廢,要重新從PWD再走一遍。這相當於我過去的一年全部浪費了。更重要的是,我的H-1B到2026年5月就六年了。要想之後能延期,必須在那之前等待PERM一年以上,也就是說明年(2025)5月之前就要提交PERM。現在已經10月了。如果重新開始PWD,依照現在的處理時間,再加上打廣告,不一定來得及了。請教我該怎麼辦?真的像他們說的來不及file PERM,必須從頭來過嗎? PERM filing deadline到底是怎麼界定的?

李亞倫律師回答:
是的,180 天規則要求在提交 PERM 申請之前的 180 天內完成招聘步驟。如果您的雇主沒有遵循律師的指示(例如,跳過報紙廣告),則招聘工作無效,您必須重新啟動 PWD 和招聘流程。鑑於您的 H-1B 簽證將於 2026 年 5 月達到最高期限,您需要在 2025 年 5 月之前提交 PERM 申請,才有資格將 H-1B 簽證延長至 6 年後。目前,PWD 處理需要 5 個月,如果加上最快招募時間,也需要 3 個月,全部需要 8 個月而你只有 7 個月,(問題於 10 月提交)。如果律師了解或清楚現行工資水平,而雇主願意承擔在不確定工資數額的情況下開始招聘的風險,那麼招聘時間或許可以縮短,因為錯誤的工資標準導致需要重新招聘。

3. 排期到了卻被解僱  綠卡喊停

讀者問:
現在I-140已批,PD很快就要current排到了,因為家庭原因,需要立刻(current以前)轉去在給我申請I-140的公司的海外分公司工作。如果排到以後,我選擇海外領事處理(consular processing)申請綠卡,在綠卡下來前被解僱有什麼影響?

李亞倫律師回答:
如果您在排期排到後並在進行領事處理時被解僱,並且沒有贊助公司繼續讓您工作的前景,那麼您公司贊助的綠卡申請將會終止,因為可以假定該公司不會繼續贊助您。您必須尋求其他公司的贊助。由於 I-140 申請已經獲得批准,您將能夠保留優先日期,除非先前 I-140 的批准有詐欺、虛假陳述或重大 USCIS 錯誤。

4. 以H-1B重新入境  有利於轉H-4  

讀者問:
我妻子交了NIW(國家利益豁免)的I-485申請,我們倆都拿了組合卡(combo卡),但妻子目前工作可能面臨裁員。我最近用了combo卡的回美紙(AP)入境,理論上我自己的H-1B進入了灰色地帶。這時,我還能依靠妻子轉為H-4嗎?

李亞倫律師答:
您的想法很正確,透過回美紙而不是 H-1B 重新入境可能會為轉換為 H-4 帶來問題。假設您的妻子仍然保留她的 H-1B 身份,並且您打算轉換身份而不是在海外申請 H-4 簽證,如果您仍然打算在返回美國後為 H-1B 雇主工作,您可以決定出國旅行並以 H-1B 身份返回。如果您的護照上已經有 H-1B 簽證,這可能特別有助力。以 H-1B 身分重新入境並為 H-1B 雇主工作一小段時間,將為您提供順利轉為 H-4 的基礎。否則,根據我們的了解,您必須離開美國並在美國領事館申請 H-4 簽證。

世界週刊2025年6月1日李亞倫律師移民信箱: 1. I-485 仍在審理中  不建議在美國境外停留超過90天 2. I-485遲未批准 可聯絡移民局

刊登於2025年6月1日的世界週刊移民信箱上(剪報)

1. I-485 仍在審理中  不建議在美國境外停留超過90天

讀者問:
我的I-485 仍在審理中,估計要大約5年,等表A排期排到。目前,我已有AP和EAD卡,在中國仍有工作。請問,我能不能每半年回美國停留2週,處於跑卡狀態?律師說法不一,沒有法律明文規定要住在美國多久,我自己的律師建議離開美國不超過180天。但是,也有律師建議離美不超過90天,且每年在美國時間要超過183天,做稅務居民。我到底能不能跑卡?風險有多大?會在進美國時候攔下,還是I-485被拒絕?似乎每4到5月回一次美國、有證據顯示願意留在美國居住就可以嗎?

李亞倫律師答:
您是對的,不同律師對於持有基於 I-485申請的回美紙(Advance Parole, AP) 人士可在美國境外停留多久有不同看法。我們傾向於保守處理,並與您提到的一些律師建議一致,即不建議在美國境外停留超過90天。

我們正進入川普政府執政移民法更嚴格的時代,在拜登政府下可能被視為可接受的風險,如今在國土安全部 (DHS) 從以往的福利審批轉向更強調執法的態度轉變之下,可能會變得更加危險。

2. I-485遲未批准 可聯絡移民局

讀者問:
我的I-485從6月交表起,就一直躺在NBC,I-765和I-131也沒半點訊息。我是進黑洞了嗎?

李亞倫律師答,
我不認為您的案件進入了“黑洞”。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對所有案件都有處理時間,儘管其表示正在縮短與I-485一起提交的EAD申請的處理時間。您可以查詢負責辦公室的處理時間,請造訪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網站的處理時間頁面(https://egov.uscis.gov/processing-times/),輸入案件類型和USCIS辦公室,網站會告知您該類別申請的正常處理時間。如果您的案件超出正常處理時間,您可以提交eRequest(https://egov.uscis.gov/e-request/Intro.do)或與EMMA虛擬助理(https://www.uscis.gov/tools/meet-emma-our-virtual-assistant)聊天,請求查詢案件狀態。此外,您可以撥打USCIS聯絡中心電話1-800-375-5283,與聯絡代表通話。

世界週刊2025年5月18日李亞倫律師移民信箱: 1. I-140裁決 取決於公司狀況 2. 不為公司工作  I-485惹質疑 3. 重回離職公司  I-485恐嚴審 4. 兩個服務中心辦I-140 時間低於350天

刊登於2025年5月18日的世界週刊移民信箱上(剪報)

1. I-140裁決 取決於公司狀況

一讀者問:
本人在創業公司做教育諮詢管理,PERM(勞工紙)遞交日是2023年9月,至今還沒收到消息。我焦急等待中,無奈被公司裁員了。公司願意讓我在薪資名冊上留一小段時間,但不會太久,並將幫我把I-140外籍勞工移民申請辦完。公司目前不景氣,可能幾年以後又好了,所以可能幾年以後幫我遞交I-485。 EB-2開始辦到現在三年了,最後關頭的優先日期(PD)一定想保留下來,否則之前都白辦了。

我的問題是:我現在該怎麼辦?如果我現在離職,I-140辦的時候會有問題嗎?之前公司因為勞工局的薪資定的比較高,因為公司的盈利不夠,所以公司幫我加了到了勞工局提出的標準。我在I-140遞交之前離職,會影響I-140的批准機率嗎?這樣薪資會短,如果3、4年後排到了,公司還願意幫我辦完I-485,我要怎麼做?我聽說,拿到綠卡之後還需要為雇主工作半年以上才行?公司勉強願意幫我遞交I-485或境外辦理移民簽證,但不一定願意再僱用我6個月。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李亞倫律師答: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公司在永久居留申請獲得批准時無意僱用某人作為永久僱員,則公司不應為其擔保申請I-140。話雖如此,I-140 申請的裁決更取決於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受益人是否符合 PERM 勞工認證的資格。現在,有關離開公司的問題在申請調整身分或海外移民簽證辦理時變得更加重要。屆時,可能會出現有關您離開公司以及贊助的真實性的問題。對於您的另一個問題,因勞工申請成功的移民申請人應該在公司待六個月是一個好想法。然而,美國移民法並不是束縛奴役的憑照,因此,如果有短期就業的充分理由,員工在公司停留的時間可能會短。

2. 不為公司工作  I-485惹質疑

一讀者問:
如果在申請文件裡提到了很多在公司做的事情,以後優先日期(pd)排到了但是不在這個公司或者沒有工作了,還可以用這個I-140交I-485,或者在境外辦理移民簽證嗎?會不會被移民官質疑?

李亞倫律師答:
就您的問題而言,我假設 I-140 (外籍勞工移民)申請已經獲得批准,並且您正在等待優先日期的排期。只有當公司在流程結束時真誠地有意按照勞工證申請和/或移民簽證申請中規定的相同條款僱用您時,您才應該使用 I-140 申請批准單提交 I-485 或在海外移民簽證流程。請注意,最終裁決時可能會詢問您不再為該公司工作的原因,以及該公司為什麼會繼續為您贊助綠卡。

3. 重回離職公司  I-485恐嚴審

一讀者問:
我三年前離開公司A,跳槽到B公司。當在A時,我的I-140已經批了,在排隊等著交I-485。現在,B公司正在幫我辦申請綠卡前的勞工證PERM,最終材料準備提交,PD已經current。 A聯絡我,希望我能回去。請問,我如果回到A,能直接交I-485麼?還是需要再重新做PERM呢? A的I-140應該是沒有撤銷的。

李亞倫律師回答:
如果公司A未及時撤銷I-140申請,並確實重新為您提供該職位,您可能可以直接提交I-485申請,無需再次通過PERM勞工紙認證程序。但請注意,USCIS可能會更加嚴格審查您的案件,以確定這是否是真正的雇主希望您回歸的情況,或者只是雇主試圖滿足您獲得永久居留的願望。三年未在公司工作的時間可能會引起審查官員的注意。

4. 兩個服務中心辦I-140 時間低於350天

一讀者問:
我之前遞了EB-3的I-140,鬼迷了心竅沒有自費申請加快。不知不覺等了350天了,狀態還是case was received。想真誠地求建議,現在應該繼續等下去,很快就會有更新了呢,還是應該放棄幻想自費加快呢?

李亞倫律師回答,
根據USCIS的最新時間表,在處理I-140申請的兩個服務中心中,內布拉斯加中心在8個月內完成了80%的案件,而德州中心的處理時間為5.5個月。這些時間遠低於350天。如果您的案件未在此時間內審理完成,您可以提交eRequest(https://egov.uscis.gov/e-request/Intro.do)或與EMMA虛擬助手(https://www.uscis.gov/tools/meet-emma-our-virtual-assistant)查詢,以提交服務請求聊天案件狀態。此外,申請人(非您)可以透過I-907表格提交加急處理申請。

世界週刊2025年5月11日李亞倫律師移民信箱: 持OPT回母國面簽F-1 有一定風險

刊登於2025年5月11日的世界週刊移民信箱上(剪報)

持OPT回母國面簽F-1 有一定風險

一讀者問:
我持有F-1簽證,已經過期,現在是OPT。公司申請了H-1B,但幾次不中。我已經遞交國家利益申請(NIW)申請,正在審理中。我考慮年底回國,面簽F-1。 USCIS在2023年12月更新了對F、M類簽證的政策,允許學生在學習期間申請綠卡,且不會對身分造成影響。一想到聖誕假期又要孤單單單在這裡待著,就忍不住想回國。目前,看到的case是I-140通過後,持有有效F-1往返美國沒有問題。想問遞交綠卡申請後審理期間,回去簽F-1有風險嗎?

李亞倫律師回答,
2023年12月的指導文件明確指出,F類和M類學生必須擁有他們不打算放棄的外國居所,但這些學生仍然可以成為永久勞工紙申請或移民簽證申請的受益人,並能夠證明他們計劃在短期停留後離境。然而,這份指導文件並不保證F-1簽證會被簽發。申請人仍需能證明在完成學業後有離境的意圖。此外,川普當選總統令人擔憂,因為他對移民持負面立場,並簽署了許多行政命令,包括許多與移民相關的政策,這可能會使通常的移民程序更加困難。據悉,一些大學和學院已經建議他們的學生在假期期間避免出國旅行,以減少回程時遇到問題的風險。

李亞倫文章: 我們不建議非必要的出國旅行,尤其是非移民

刊登於2025年5月4日的世界週刊移民專頁李亞倫律師手記

國際旅行仍然是川普政府打擊異議言論的主要目標,而非移民(nonimmigrants)在入境時的權利比永久居民更少,儘管一部分永久居民也正面臨被遣返的風險。一般而言,入境的非移民可被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驅逐出境,無需經過移民法庭程序,除非他們申請政治庇護,根據政治庇護,他們可被納入快速遣返程序。而大多數情況下,永久居民若質疑不准他們入境的權利,則有權在移民法庭接受聽證。

這一切源於川普總統以國家安全為名的競選承諾,以及其簽署的第14161號行政命令,指示政府各機關加強審查與背景調查,要求「識別所有可用資源,以確保所有尋求入境美國的外國人,或已身處美國境內的外國人,皆能受到最徹底的審查與篩選……」——文件編號 DCPD-202500128。

在美國大使館與領事館申請簽證的申請人面臨更嚴格的背景調查;即便獲得簽證,在入境美國時仍需接受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再次審查。持有簽證但無需親訪領事館,或獲免簽待遇的非移民(如加拿大人),也經常面臨比以往更頻繁、更具侵入打擾性的檢查與訊問。這場打擊行動甚至延伸到美國境內,已有超過300名非移民的簽證被撤銷,其中部分人更遭到拘留,標誌著執法力度的重大升級。國務卿馬可·魯比歐表示,若簽證持有人在美國期間被控犯罪,應自動失去其簽證資格。
(過去,美國國務院撤銷非移民簽證時,當事人通常可留在美國,該撤銷措施在其離境時才會生效。)

目前尤其受到針對的是申請首次或續簽學生與交流訪問簽證的個人。許多近期報導都提及國務卿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於2025年3月25日發出、未公開的長達1700字電報,標題為”行動請求:對簽證申請人進行加強審查與社群媒體背景調查”,內容說明領事官員在審核M、F與J類學生及交流訪客簽證時必須遵循的程序。領事官員須將特定的學生與交流訪客簽證申請人轉交防詐單位,進行強制性的社群媒體審查。需進行審查的對象包括:

  • 疑似與恐怖主義有聯繫或同情恐怖組織的人。
  • 曾於2023年10月7日至2024年8月31日之間持有學生或交流簽證者。
  • 自上述10月起已被終止簽證者。

據悉,批評川普總統或以色列,可能已構成拒發簽證的理由。領事官員應拒絕任何展現出「對恐怖活動或恐怖組織有某種程度公開支持或倡導」的申請人,這可能體現在「展現出對美國公民或美國文化的敵意」的行為上。

這項措施也似乎是本屆政府整體政策的一部分,旨在使與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和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接觸過程,變得比以往更加緊張、升高與羞辱,特別是在持非學生與交流簽證來美入境時進行拘留與遣返。例如:一名加拿大人被ICE拘留兩週的經歷、布朗大學學生被拘留事件、過去的酒駕紀錄也可能導致簽證被撤與遣返,甚至連綠卡持有者的背景也會被調查,並因為過往的輕罪或政治活動而遭到拘留,例如:紐約時報報導、CBS新聞報導、新罕布什爾州學生被拘留的報導。

2025年4月5日,《華盛頓郵報》刊出一封名為〈這不是我投票支持的政策〉的讀者投書,作者憤怒地表示:「我兒子的一位德國朋友最近飛往波士頓,卻被移民官員帶到房間裡待了兩個小時。他們搜查她的行李、解鎖她的手機,查看她的所有訊息與照片,試圖找出任何關於川普的負面評論,好將她遣返回歐洲。我自己的一些朋友也聽說過類似的故事,甚至有些人還是綠卡持有者。這類消息正在歐洲傳播,導致人們取消行程。」

另須關注的,還有即將出爐的旅遊禁令,目前最終細節尚未公佈,但草案顯示:43個國家被分類為紅色名單,全面禁止旅行;橙色名單則對旅行實施嚴格限制,旅客(包括移民簽證與觀光簽證持有者)可能無法入境,並須親自接受面談;黃色名單則是給這些國家60天的期限,要求改善對入境者資訊提供不足、護照核發安全不足、以及向遭禁國家人民販售國籍等問題。目前尚不清楚此禁令是否適用於已持有永久居民身分的人。

此外,魯比歐領導下的國務院正任意運用撤銷簽證的權力,以所謂「不符合美國利益」為由,最近的目標是南蘇丹。上週六,他宣布:「即刻起,美國國務院將撤銷所有持有南蘇丹護照者的簽證,並停止發放新簽證,以防止該國公民進入美國。」其原因是:該國拒絕接收一名美國遣返者,而拒絕的理由竟是此人實際上是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公民,而非南蘇丹人。

綜合以上情況顯示,美國政府對非移民的打壓已遍及國內外各層面。非移民在入境時幾乎毫無權利,極易在邊境被拘留與驅逐出境;旅遊禁令即將實施,且移民政策行使充滿恣意,這些都讓身在美國的簽證持有人在考慮是否要從事非必要旅行時必須三思,例如探親、度假、學期間返鄉等。

對於已在美國轉換為較長期非移民身分者,也應慎重考慮是否要到海外的美國領事館辦理簽證蓋章,因為簽證僅作為旅行用途,而美國移民局(USCIS)核發的身分變更批准文件已足以合法居留於美國。一旦身處海外而該國遭旅遊禁令波及,對某些人而言,恐將造成一生無法挽回的災難。

目前看來,這屆政府為了達成其政治目的,願意犧牲美國的旅遊、觀光、國際學生收入與國際形象。

李亞倫文章: 川普移民政策對那些有希望和身份的人不利

刊登於2025年4月6日的世界週刊移民專頁李亞倫律師手記 – 新政下 合法身分也有風險 (剪報) 

川普總統一連串的移民政策行動,遠遠超出了對犯罪的外籍人士的打擊範圍,徹底摧毀了那些曾投票支持他、以為他只會驅逐犯罪分子的選民的希望。如果他獲得2025年2月已由參議院通過決議案中包含的1,750億美元預算資金,他將擁有實行大規模遣返行動所需的財力。

目前不僅是無證移民面臨被遣返的風險,甚至連那些尚未獲得永久居民或美國公民身份的人,也在川普政府的行動下成為潛在目標。僅從近期政府的幾項措施來看,即使擁有合法身份的人,也存在被川普總統新政策波及的風險:

川普總統一連串的移民政策行動,遠遠超出了對犯罪的外籍人士的打擊範圍,徹底摧毀了那些曾投票支持他、以為他只會驅逐犯罪分子的選民的希望。如果他獲得2025年2月已由參議院通過決議案中包含的1,750億美元預算資金,他將擁有實行大規模遣返行動所需的財力。

目前不僅是無證移民面臨被遣返的風險,甚至連那些尚未獲得永久居民或美國公民身份的人,也在川普政府的行動下成為潛在目標。僅從近期政府的幾項措施來看,即使擁有合法身份的人,也存在被川普總統新政策波及的風險:

  1. 加強社群媒體篩查
    根據《聯邦公報》(2025年3月5日,第90卷第42號,第11324頁),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發布了60天意見徵詢通知,根據第14161號行政命令《保護美國免受外國恐怖分子及其他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威脅》,推動更嚴格的審查標準,全面收集資訊以強化審核與篩查所有可能導致不予入境或拒絕移民福利申請的理由。移民申請表格及/或資訊收集系統將從特定人群中收集社群媒體識別碼,以加強身份驗證、背景審查與國安篩查。

這將延長案件審理時間,因為移民官員與行政人員將花費無數小時審查申請人的社群媒體帳戶。美國移民局預估需篩查的申請人數如下:

  • I-485 永久居民或調整身份申請:1,060,585人
  • I-131 旅行文件申請:1,073,059人
  • N-400 入籍申請:909,700人
  • I-589 庇護與暫緩遣返申請:203,379人
  • I-751 臨時綠卡轉正式綠卡申請:140,000人
  • I-590 難民分類登記:106,200人
  • I-730 難民/庇護親屬申請:13,000人
  • I-829 創業投資移民轉正申請:1,010人
  1. 加強審查

    強化的審查措施不僅影響美國境內向美國移民局申請移民福利的人,也波及持非移民簽證入境美國的人。近期一篇文章《極端一致性:律師如何為邊境的嚴格審查做準備》,由Dan Berger、Brian Halliday及Stephen Yale-Loehr撰寫,提到兩起拒絕入境案例:
    • 一位持H-1B簽證的計算機科學家在入境時,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致電其雇主確認資訊,因對方記不清細節或不知該員工當天要飛回美,結果該科學家被即時遣返。
    • 另一案例為一名來自中國的工程學博士生,她已獲F-1學生簽證,但CBP官員發現她在領事館遞交的簡歷與其筆電中儲存的完整版不同,要求她撤回入境申請並返回中國重新申辦F-1簽證。

作者在與三級 CBP 官員交談後了解到,CBP 有新的指示,對所有入境申請者實施更嚴格的審查。

因此,對於持非移民簽證者來說,往返美國的風險大增,建議減少出境次數;若為工作簽證身分者,出行前需與雇主協調,確保申請表上的簽署人員熟悉該員工的職責與情況。

  1. 新的NTA(出庭通知)政策
    美國移民局於2025年2月28日發布了PM-602-0187政策備忘錄《針對“不可入境與可遣返的的外籍人士”案件發出出庭通知》,此政策回到了過去的做法,即當移民局對申請人的申請做出不利的判決時,申請人沒有合法身份可依靠,即將對申請人發出出庭通知(NTA),要求其出庭參加遣返程序。

除涉及犯罪、詐欺或虛假陳述被拒絕的案件外,該備忘錄明確表示:「美國移民局將在對福利申請做出不利決定時,若外國人在美無合法身份,則發出新的出庭通知。」就職業移民申請而言,若申請被拒,且受益人在美無合法身份或符合遣返條件,美國移民局也將發出NTA,特別針對簽署I-129非移民工作者申請(如E-1/E-2條約貿易者和投資者、H-1B受益人所有者、O-1受益人所有者)的人員。

檢控酌情權被大幅限縮,「只應在非常有限且令人信服的情況下,逐案行使此權限,並參考所有USCIS與國土安全部(DHS)指導方針、執法優先事項、個案事實及任何DHS相關利益後做決定。」

因此,這似乎使得維持非移民身分成為一個更好的選擇,不是簡單地放棄申請延期並而使用EAD(工作許可證)更為穩妥,因為 EAD 本身並不能賦予合法身分。

我們正在回到過去的那個時代,去USCIS地區辦公室面談的申請人,可能再次面臨極大壓力與風險。使得在面談過程中是否會被拘留的疑問,再次浮現。過去許多移民局前身(INS)與美國移民局官員出於自身安全考量,不願在現場做出不利的判決,擔心引發肢體衝突。但如今的政策或將回歸舊制,辦理人員可請求ICE(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官員到場,再做判決,並當場拘捕申請人——這大大增加了申請人在美國移民局辦公室面談時的風險,特別是當辦公室內也設有ICE部門時。

  1. 對假釋計畫參與者與處於一般遣返程序中的人士進行加速遣返
    根據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代理局長Caleb Vitello於2025年1月23日發布的指令(文件連結:https://www.dhs.gov/sites/default/files/2025-01/25_0123_er-and-parole-guidance.pdf ),川普政府針對加速遣返的政策相當隱晦,指示ICE官員在執法酌情權的行使過程中,審查並考慮是否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啟動加速遣返程序(針對在美停留未滿兩年者)。該政策要求終止所有正常的遣返程序和/或任何現行的假釋身份,特別是針對那些根據川普備忘錄而自動終止假釋的人士(該備忘錄終止了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及委內瑞拉的假釋計畫)。
    即便是那些已經提出庇護申請或計畫及時申請庇護的人,該指令仍表示,加速遣返程序包含庇護審查,並稱該程序已足以保障這些人的信賴利益。

  2. 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內部流傳的「快速遣返備忘錄」
    在一份未公開但已於2025年2月18日在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內部流傳的快速遣返備忘錄中,川普政府指示ICE官員識別那些可以無需法庭聽證、迅速遣返出境的移民,透過加速遣返程序加快驅逐行動。根據美國移民律師協會(AILA)等多方消息來源報導,該備忘錄瞄準了一些「唾手可得的果實」的目標,其中一些人仍持有某種合法身份,另一些(屬於入境外國人)在某些情況下有資格申請調整為永久居民身份。
    相關新聞來源:

具體目標如下:

  • 曾被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釋放但未申請庇護者,包括:獲假釋入境的外國人、收到CBP「報到通知」(NTR)的人,以及根據「替代拘留計畫」(ATD)或「有條件假釋計畫」(PWC)處理的假釋人士。
  • 抵達邊境口岸時被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認定為「不准入境」並已獲釋者,只要其不准入境的原因涉及詐欺、故意虛假陳述或缺乏有效移民文件。針對這一類人員,備忘錄指出,執行加速遣返程序不受時間限制。
  • 已獲得「暫緩遣返令」者(即證明有迫害恐懼或曾受迫害,達到「有可能遭受迫害」的標準),應考慮遣送往第三國。
  • 移民官員應重新逮捕過去曾因原籍國拒絕接收而無法遣返的移民。備忘錄指出,目前美方已與這些國家取得顯著進展,使其重新接收本國國民,同時也應考慮遣返至第三國的可能性。

川普總統擴大加速遣返的範圍,針對所有在美國停留不滿兩年的移民。拜登政府曾限制加速遣返僅用於邊境100英里範圍內、入境不滿兩週的個案。根據作者的理解和經驗,對於合法經邊境口岸入境但無移民文件或有虛假陳述者,過去加速遣返通常僅在入境後短時間內實施。不過,此程序更多地針對使用免簽證計畫(Visa Waiver Program)入境者,這些人以放棄書面申請聽證權利的形式入境,享有90天免簽停留,因此喪失了聽證機會。

這只是川普總統任期四年的開端,移民社區——即便是目前持有某種合法身份的人——未來仍可能面臨更多衝擊。除美國永久居民與公民外,所有人都應格外小心自己的移民身份,避免不必要的出行風險,並在採取任何可能影響身份的行動前諮詢專業法律顧問。

 

 

世界週刊2025年3月30日李亞倫律師移民信箱: 1. EB-1A申請被拒 有補救法 2. 頻繁申請EB-1A 無益批准率 3. 效期剩30天 H-1B 有補救法 2. 頻繁申請EB-1A 無益核准率 3. 效期剩30天 H-1B 需申請加急 4. I-485 是否獲準 可聯絡服務 5. 以OPT申請I-140 仍需證明非移民意圖 6. I-140 核准後 可O-1 簽證入美

刊登於2025年3月30日的世界週刊移民信箱上(剪報)

1. EB-1A申請被拒 有補救法

一讀者問:
我研究新能源材料,一年前提交職業移民申請的時候,論文引用數在2300左右。當時正要入職一所R2小學當教職。我找律師提交了EB-1A和NIW,直到最近才收到RFE回信。律師提了4個標準:發表學術論文(36篇SCI論文)及書籍專書(4篇)。移民官員只認了寄稿,說提供的專業資信不全,缺作者circulation,或是沒有提供我的工作等等。實際上,每篇報告都提到了我的名字和學校單位部分,也有發表文章的鏈接,我都highlight出來了。移民官員不認可我的研究工作有原創和重要。我有5本領域教授的推薦信,詳細討論了我的工作,被忽略掉了兩份推薦信。律師說推薦信準備得有點少。回覆最後一條最離譜。移民官員忽略掉我的36篇論文,其中我作為一作有頂尖出版物共同作者的,也有Nature Energy這種交叉領域公認的高影響的書籍。移民官員籠統的說有些是非學術性出版物,並說出版物受眾應該為一般民眾。律師說從業30年,沒讀過這樣的,感覺非常糟糕。我會用最大的努力準備回應,但也想知道萬一結果不行的話該怎麼辦?

李亞倫律師回答,
根據您的情況,您似乎收到了關於EB1A申請的補充通知(RFE)。遺憾的是,USCIS審查員在某些特殊人才案件中可能會設置障礙,甚至曾否認過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申請人。我想您和您的律師會努力回應RFE,希望EB1A申請能獲得批准。如果EB1A被拒,您可以等待NIW申請的結果,或選擇重新考慮(motion to reconsider)、重新審查(motion to reopen,需有優先日期前就有的新成就證據)、向USCIS行政上訴辦公室(AAO)上訴,甚至向聯邦法院起訴。另一個選擇是重新提交申請,但請注意,在I-140申請中需告知USCIS您之前提交過申請。

2. 頻繁申請EB-1A 無益批准率

一讀者問:
我是博士生,想申請EB-1A,但我的案件偏弱。為了避免移民官對同一個案件的自由裁量和偏見,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每隔3個月提交一份申請,好讓我的申請案能送到不同的移民官的手裡,以增加通過率。請問,這樣做可靠嗎?

李亞倫律師答:
不幸的是,這聽起來不是一個好的策略。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 (USCIS) 除了能夠追蹤所有已提交的案件外,I-140 申請表的第 3 頁第 4 部分第 8 題還詢問:「是否曾經為此人提交過任何移民簽證申請?」按照您設想的頻率(每三個月提交一次)提交多個申請,幾乎肯定會引起不必要的關注。

3. 效期剩30天 H-1B需申請加急

一讀者問:
我目前在學校工作,我的OPT實習生身分2025年3月底到期。請問,現在我該先OPT轉成H-1B後再提交I-485,還是先提交I-485、I-765然後看情況用I-765的新EAD或再轉H-1B呢?

李亞倫律師答:
您的問題似乎與時間安排有關,因為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您的 OPT 大約還剩下 30天的有效期限。您的任何策略都是可行的,但如果您尚未開始,除非您選擇 H-1B 並使用加急處理 (Premium Processing),否則您可能會面臨工作許可的空窗期。
(我假設您計劃申請的 H-1B 是由學校提交的,並進一步假設該學校是一所高等教育機構並且免受 H-1B 名額限制 (cap-exempt)。如果不是,則您的雇主需要為您提交 H-1B 登記申請,而 2025 年的 H-1B 登記期間為 2025 年 3 月 7 日至 2025 年 3 月 24 日,並希望您能被選中)。
在申請 H-1B 時,只有在 H-1B 申請獲批後,您才能獲得工作許可。如果時間緊迫,學校可能需要為您提交 I-907 加急處理申請,以確保您能夠無縫銜接工作。如果不是透過免受名額限制的學校申請 H-1B,那麼H-1B 批准最早也要到 10 月才能生效。至於提交 I-485 調整身分 並同時申請工作許可(EAD),目前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處理大多數基於 I-485 提交的 EAD 申請約需 60 天,但這一時間表在未來川普政府的政策下是否會變化,仍有待觀察。另一方面,使用加急處理 (Premium Processing) 並支付 $2,805 美元 費用,則可以確保 H-1B 申請在 15 個工作天內進入審理階段。

4. I-485 是否獲準 可聯絡移民局

一讀者問:
我在7個月前,提交了I-765、I-131、I485的申請,到現在什麼都沒批准。在7月初的時候,來了一封信RFE,要求體檢。我也照要求做了,過去一個多月了,至今無消息。等得這麼難受,該怎麼辦?

李亞倫律師回答,
關於I-485、I-131回美紙和I-765工作許可證申請,您可以查詢相關辦公室的處理時間。請造訪USCIS網站的處理時間頁面(https://egov.uscis.gov/processing-times/),輸入您的案件類型和USCIS辦公室,網站會告知您該類別申請的正常處理時間。您也可以在頁面底部輸入申請提交的日期,網頁會顯示您的案件是否在正常處理時間內或已超出正常處理時間。如果超出正常處理時間,您可以提交eRequest(https://egov.uscis.gov/e-request/Intro.do)或與EMMA虛擬助手(https://www.uscis.gov/tools/meet-emma-our-virtual-assistant)聊天,以提交服務請求查詢案件狀態。您也可以撥打USCIS聯絡中心電話1-800-375-5283,與聯絡代表通話。

5. 以OPT申請I-140 仍需證明非移民意圖

一讀者問:
我目前是F-1 OPT身分。在和現公司簽offer之前,他們向我保證可以在入職後立即開始綠卡申請。然而,入職後綠卡申請被律師事務所攔下,理由是中國的排期過長,我無法在未來18個月內無法獲得綠卡(或AOS)。律師事務所的另一個理由是,F-1簽證屬於非移民傾向的簽證。如果我提交了I-140申請,出入境可能會有風險。我自己的研究是在拜登政府任期內,I-140申請已不再被認為有移民傾向,到I-485階段才會有。請問,在川普時代F-1期間開始綠卡申請的可行性。

李亞倫律師回答,
許多勞工紙申請是在學生持F-1 OPT身分期間提交的。我們的辦公室與多家公司合作,這些公司願意啟動勞工紙程序,特別是申請人有資格獲得STEM OPT延長時。請注意,您關於I-140申請不再被認為具有移民意圖的假設需要修正。任何學生仍需證明其非移民意圖,儘管美國國土安全部2023年12月的指導文件澄清,F類和M類學生必須擁有他們不打算放棄的外國居所,但這些學生仍然可以成為永久勞工紙申請或移民簽證申請的受益人,並能夠證明他們計劃在短期停留後離境。當學生去美國領事館面談簽證時,非移民意圖的問題通常更為重要。就您的情況,公司及其移民律師似乎認為,為您擔保綠卡的風險過高,因為您剩餘時間有限且中國出生者積壓嚴重。或許其他組織願意承擔更多風險,並認為您可以透過其他方式獲得額外停留時間。

6. I-140 核准後 可O-1 簽證入美

一讀者問:
我人在中國,有個疑問。如果我在美國境外申請I-140成功,等排期間可否用O-1非移民特殊技能人才簽證入境美國工作,並在境內等排期?不確定的是O-1簽證是不是可以有移民傾向?

李亞倫律師答:
在您獲得I-140批准後,並以O-1簽證進入美國工作等待優先日期生效的情況下,這可能是可行的。O-1簽證並非雙重意圖簽證,但似乎處於一個灰色地帶,申請人需要能夠證明其在本國有住所。我們見過一些在美國已獲批請願書的個人成功申請O-1簽證的案例。因此,答案是“可能可以”,當然,在美國領事館或大使館的任何簽證申請中,都應誠實披露您已申請移民簽證。

世界周刊2025年3月16日李亞倫律師移民信箱: EB-1A獲批准 想持B簽證來美 恐有問題

刊登於2025年3月16日的世界周刊移民信箱上(剪報)

EB-1A獲批准 想持B簽證來美 恐有問題

讀者問:
我人在國內,申請了EB-1A,2023年7月獲准。我在糾結要不要先以B簽證來美國,然後在美國遞交I-485的申請,還是走廣州領館面談的方式?請問,哪個方式比較快?

李亞倫律師答:
傳統上,領事處理比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 (USCIS) 的處理速度更快,因為一旦優先日期 (Priority Date) 排到,領事館就可以安排面談。然而,現在有更多變數,使得預測哪種方式更快變得更加困難。由於疫情期間領事處理的延誤以及人手短缺,許多領事案件即使在優先日期排到,仍未能及時安排面談。此外,相較於職業移民的案件,領事館更傾向於優先安排直系親屬移民類別的案件。對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而言,申請人過去無法提交 I-485 永久居留申請,直到優先日期排到。這一情況在美國國務院 (Department of State) 引入 A 表(最後批准日期,Final Action Dates)和 B 表(遞交調整身份申請日期,Dates for Filing)後有所改善。以前,優先日期僅與最後批准日期相關。現在,根據 B 表(當 USCIS 指定當月可使用 B 表時),申請人可以在最後批准日期排到前提交 I-485 申請,並且一旦 A 表的優先日期到達,案件可能會立即獲批。然而,與領事處理類似,許多案件即使排到了該日期,也可能因人手短缺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及時審理。

此外,由於其他原因,您的情況仍然不明朗。如果您尚未持有 B 簽證,那麼您的 B 簽證可能不會獲批,因為您的已批准 I-140 申請顯示了移民意圖。如果您成功持 B 簽證入境,也無法確定 B 表的優先日期何時會排到 2023 年 7 月。自 2024 年 1 月以來,目前的可用日期仍維持在 2023 年 1 月 1 日,未有變動。此外,如果您的優先日期在您持 B 簽證可停留的期限內未能排到,您可能還需面對如何維持在美國合法身份的問題。希望這些資訊對您有所幫助。

李亞倫文章: 現代化 H-1B 規則於 2025 年 1 月 17 日 生效,查看評論和回應解析

刊登於2025年2月16日的世界週刊移民專頁李亞倫律師手記(剪報) (上)

刊登於2025年2月23日的世界週刊移民專頁李亞倫律師手記(剪報) (下)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 (USCIS) 第二部分有關 H-1B 的擬議規則《現代化 H-1B 要求、提供 F-1 計劃的靈活性及影響其他非移民员工的計劃改進》(Modernizing H-1B Requirements, Providing Flexibility in the F-1 Program, and Program Improvements Affecting Other Nonimmigrant Workers),已於 2025 年 12 月 18 日 最終確定,並於 2025 年 1 月 17 日 生效,即當選總統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 就職的前三天。該規則共 400 多頁,以下是其中的主要變更(括號內的數字對應於規則的具體頁碼):

1. 對先前裁決的尊重與適用範圍的擴大
美國移民局在此規則中確認,對任何 I-129 表格(Form I-129)的申請均應給予尊重,而不僅限於申請延期的請求。國安部(DHS)認同這一做法的好處,適用於所有涉及相同當事人和相同基本事實的 I-129 表格的申請,而不僅限於尋求延長居留期限的個案。適用同樣尊重的範圍包括:

    • 轉換身份Change of Status)
    • 修正申請(Amendment)
    • 延長居留( Extension of Stay)
    • 領事批准通知(Consular Notification of Approval)

但若先前的批准存在重大錯誤、情況或資格要求有重大變更,或有新的對請願人、申請人或受益人資格有不利影響的重大信息,則先前的裁決不予尊重。(122)
但若 H-1B 專業職業(Specialty Occupation) 的資格要求發生重大變化,則不適用舊規則。(123-124)

當專業職業的資格發生變化時,包括本規則中頒布的「專業職業」的修訂定義和標準,此尊重政策將不被保留。 (128)
對於進一步的修正申請,若客戶工作地點變更需要新提交勞工情況調查申請(LCA),則視為重大變更,國安部拒絕給予過去的裁決。(129)

2. 「非營利研究機構」定義擴展
新規則認可某些符合條件的機構可能具有多個基本目的,因此擴展「非營利研究機構(Nonprofit Research Organizations)」的定義,即只要研究是其基本活動之一,即使非主要使命,也符合資格。規則將原來的「主要從事(Primarily Engaged)」和「主要使命(Primary Mission)」改為「基本活動(A Fundamental Activity)」。但 國安部DHS 明確表示:

    • 研究活動仍需是重要且實質性的,但無須是該機構的主要或最重要的活動。 國安部拒絕說明後期研究階段(如技術開發和轉移)是否有資格獲得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豁免(166)
    • 可接受的非營利或免稅身份證明文件包括:納稅申報表、免稅證書、國稅局(IRS) 免稅機構名單、公司章程、细則,或 IRS 信函等。(167)

此外,使用專業雇主組織(Professional Employer Organization, PEO)不會自動影響雇主的免配額(cap-exempt)資格,美國移民局將考慮所有相關因素,並根據證據優勢標準(Preponderance of the Evidence)來判定是否符合免配額資格。(169)
此規則也承認:即使受益人未直接受雇於符合條件的機構,但至少有一半時間從事支援或推進該機構基本目的、使命、目標或功能的必要工作,仍可能符合免配額資格。(171-172)

3. 專業職業(Specialty Occupation)判定標準明確化
美國移民局澄清,「通常(Normally)」並不等於「總是(Always)」。國安部DHS 不再完全依賴《職業展望手冊(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 OOH)》來判定 H-1B 專業職業資格。
具體變更如下:

    • 國安部 拒絕為”常常more often than not” 下定義,或把通常(Normally)」設定「超過 50%」這類固定數字標準,因為這可能導致雇主須證明特定百分比的職位需要學士學位,而如果 OOH 未具體列明百分比,則可能使雇主更難證明合規性。
    • O*Net 資料不能作為決定性依據,因為它缺乏對某些新興技術領域的詳細數據,也無法清楚說明特定職位是否需要與職業直接相關的專業學位。
    • 綜合考量標準:沒有單一因素(包括 O*Net)能夠決定某個職位是否屬於專業職業。(91)

4. 合格學位範圍可能需要解釋
申請人可以接受多種相關學位領域作為符合資格的學歷,但這些學位領域必須與工作職責直接相關。國安部重申:「每個學科領域都必須與該職位的職責直接相關。」它還指出:「僅要求申請人證明受益人的學位與職業相關,會混淆這兩個不同的要求。國安部不認為要求申請人說明每個學科領域如何屬於特定專業並提供『高度專業化的知識體系』,從而與該職位的職責直接相關,是過於繁瑣的要求……。」(87-88)

5. Cap-Gap 延長至次年 4 月 1

6. 申請人必須證明在申請開始日期時有真實的專業職位
這項規定令資訊科技( IT) 諮詢業界和其他人力派遣公司感到震驚,並在規則評論中表達強烈反對。對於「雇主應承擔為員工找到足夠有生產性工作之風險」的擔憂,以及美國移民局一再混淆「投機性雇用」與「投機性項目的區別,並且該規定 「無論是從個體或集體角度來看,都與承包專業 IT 服務的整個做法不相容」,美國移民局不同意這些觀點:

    • 美國移民局反駁稱,納入「真實雇用(bona fide employment)」的要求不會導致 IT 派遣公司被淘汰,並強調必須在提交 I-129 申請時有具體的職位存在,如果沒有工作,就無法判斷它是否是一個專業職業。(201-206)
    • 美國移民局進一步指出,H-1B 並非旨在為讓個人在美國尋找工作的工具,也不是讓雇主引進臨時外籍勞工以因應可能的業務擴展或潛在客戶的需求 ,以期獲得潛在的新客戶或合約(208)
    • 美國移民局澄清,不要求申請人在整個 H-1B 有效期內皆有確定無疑的專案,但申請人在提交時必須證明該職位在有效期開始時確實存在。(221)

7. 當受益人被派駐至第三方時,第三方的職位要求才是關鍵
當受益人受派至第三方工作時,其工作必須屬於專業職位,並且以第三方(最終客戶)的職位要求為準,而非申請人(雇主)的要求。

      • 一位評論者指出,要求人力派遣公司證明職位要求,若最終客戶不願提供必要資訊,將使派遣公司陷入無法完成申請的困境。
      • 此外,當申請人與最終客戶之間存在二級或三級派遣公司時,獲取必要文件可能會更加困難。
      • 另外,客戶可能不願參與職位要求的確認,因為這些非雇主單位擔心共同雇用責任(joint employment liability)。
      • 對此,國安部回應:「仍然是申請人(雇主)的責任來證明符合資格」,並列舉可提交的證據,例如總服務協議(Master Services Agreement)、工作聲明(Statement of Work),或來自最終客戶的信函等合理可獲得的文件。(282)

8. 受益人-所有人(Beneficiary-Owners)可提出 H-1B 申請,但美國移民局將限制初始 H-1B 申請及首次延長的有效期為 18 個月.

    • 新規則移除了「雇主-雇員關係(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hip)」的要求,因為美國移民局現在允許持有超過 50% 股份或具多數投票權的受益人所有者申請 H-1B。
    • 初始 H-1B申請及首次延期僅允許 18 個月,但後續延長可為 3 年,前提是該受益人所有者大部分時間仍須從事專業職位工作,即使也可能涉及與企業擁有權和管理相關的職責。(245)
    • 一些評論者擔憂此類 H-1B 受益人所有者的工資支付問題,因為此類職位涉及多種職業類別,國安部回應稱:「必須使用較高的工資標準」,即使該受益人所有者從事美國移民局批准的非專業職位工作。(245)
    • 有評論者請求國安部在「現行工資要求(Prevailing Wage Requirements)」方面提供靈活性,理由是許多初創公司可能長期無法獲得正現金流,導致企業所有者難以同時滿足工資要求和投資發展。此外,勞工情況調查(LCA) 工資要求迫使許多創業者擔任初級職位,因為新創企業資金有限,難以支付 CEO 和其他高管市場薪資。
    • 國安部明確表示,無權改變相關法規或 DOL(美國勞工部)的 LCA 要求,亦無法提供任何豁免。(254)

9. 專業職位定義修改:「特定專業學位(in the specific specialty)」改為「直接相關的特定專業學位(in a directly related specific specialty)」

    • 「直接相關(Directly Related)」的定義為:學位或其等效學歷與該職位的職責之間存在「邏輯關聯(Logical Connection)」。
    • 某貿易協會建議美國移民局指導「任何工程學位都能滿足專業職位的要求」,美國移民局回應稱:「H-1B 申請通常會被批准,前提是受益人確實符合資格,且將擔任工程師職位。」(83)
    • 國安部進一步強調,對於軟體開發人員(Software Developers),申請人有責任證明工程學學科如何提供直接與職務相關的高度專業知識。(83)

10. 規則重新調整申請人須符合的四項標準之一,以證明職位屬於專業職位(Specialty Occupation)

  • 學位或同等學歷通常是進入該職業的最低要求。美國移民局現在將「通常(Normally)」定義為:「被認為是常見、典型、普遍或例行的」,並強調「通常」不代表「總是」。
  • 同類組織的類似職位應與美國境內雇主所屬產業一致。
  • 該職位通常需要學士學位來執行工作職責,而不再是舊版定義的「該職位要求學士學位」。此外,若 H-1B 受益人是透過合約安置至第三方,則「通常所需」的學位標準應參照第三方的要求。
  • 該職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必須高度專門化、複雜或獨特,以至於通常需要新修訂的學位或等同資格才能執行。(87-88)

11. 新規則要求LCA 必須「支持並與 H-1B 申請相符」

  • 國安部明確表示,將積極行使擴大後的規範權限來審查 LCA(勞工情況調查)與 H-1B 申請的一致性。
  • 針對評論者詢問美國移民局,當申請人遵循勞工部指導確定薪資等級1 的職位時,美國移民局現在是否會斷言職位應該是薪資等級 2 或薪資等級 3,或者 美國移民局現在是否會斷言申請人在審查了職業分類標準代碼(SOC Code)並選擇他們認為與職位最相符的代碼後,LCA 上的 SOC 代碼不正確,美國移民局給出了一個例子,「如果申請人和其他支持文件表明受益人的職位和相關工作職責需要工資水平2或根據勞工部指導工資等級為3 級,但LCA 認證的薪資等級為1 級職位,這可能會讓人懷疑該申請是否得到了與申請正確對應的LCA 的支持,或者所提供的職位是否在申請中準確描述。
  • 類似地,如果 LCA 上的 SOC 代碼與 H-1B 申請中所述的工作職責不一致,美國移民局可能會發現存在重大差異」(227)。

12. 美國移民局擁有實地調查(Site Inspection)權限,且可對未遵守無預警檢查的企業施加處罰

  • 美國移民局無需搜查令即可進入企業和住宅,進行調查、獲取資訊,並將其作為對申請人不利的證據。
  • 有評論者質疑「國安部欺詐檢查與國家安全局(FDNS)」是否應有權進入受益人住宅和第三方公司進行突擊檢查。國安部拒絕限制美國移民局人員進入住宅,稱若做出此限制,將導致「任何申請人都可以透過讓員工在住宅工作來逃避舉證責任」的漏洞。(265-266)
  • FDNS 也可檢查受益人所屬的第三方工作地點。國安部強調:「申請人無義務將受益人安置於第三方地點,但如果選擇這樣做,申請人仍須承擔舉證責任,證明合規性,滿足 H-1B 申請的所有要求,並確保受益人按批准的條件受僱。」(268)
  • 國安部以相同理由拒絕對第三方工作地點提供豁免,避免創造漏洞。

該規則在拜登政府最後幾周內定案,但其前景未定

該規則無法透過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撤銷,但可能會被國會審查法案(Congressional Review Act, CRA)推翻。CRA 允許國會在新屆期的前 60 個立法日內,透過多數決共同決議,否決過去 60 天內制定的法規。

可能不會被撤銷的理由:

  • 該規則的變更大多偏向保守,符合部分共和黨政策。
  • 在共和黨內部近期圍繞 H-1B 計劃的爭論中,當選總統川普曾支持 Elon Musk 和 Vivek Ramaswamy,他們是**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提名人,且皆為 H-1B 計劃的支持者。
  • 川普在接受電話訪問時曾表示:「我在自己的物業上有很多 H-1B 簽證持有人。我一直是 H-1B 的支持者,這是一個很棒的計劃。」

可能會被撤銷的理由:

  • 這是拜登政府制定的規則,川普不願承認拜登政策的成就。
  • 該規則遠未達到川普在上屆任期內對 H-1B 改革的提案力度。

未來情勢如何發展,仍有待觀察。